河南漯河:强化自然资源和规划要素保障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4-03 10:23

  来源:新华网

  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主动作为,在持续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出台50条举措,持续强化自然资源和规划要素保障,以实实在在的措施服务重大项目落地,奋力推进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任务。

  强化空间规划顶层引力。在国土空间规划“刚性”框架内,最大限度释放“弹性”空间,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支持乡村振兴营造更大空间、带来更多可能。在服务重大项目上,年内计划开工建设的稳经济促增长项目可以纳入正在编制的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可作为用地组卷报批依据;在支持乡村振兴上,支持漯河临颍县、经开区、召陵区、示范区等各个县、区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将本地不少于10%的村庄用地规划为乡村产业用地,引导乡村产业集中布局;树立“好房子”导向,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容积率及相关指标计算规则,提升项目开发品质,激发市场活力。

  增强综合保障支撑能力。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在优化用地审批上,改进建设用地审查方式,取消对原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补充耕地等方案的审查,涉及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分批次或按项目报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实施建设用地模块化审查,变“先组卷后审查”为“边组卷边审查”,构建建设用地“录入即合格、生成即符合”的审查报批新模式;在精准匹配指标上,列入省级稳经济集中攻坚范围的非单独选址项目,优先匹配计划指标;年内计划开工且符合用地报批条件的市县稳经济促增长重点建设项目和非战略性矿产开采项目,先行预支计划指标;统筹安排使用城乡增减挂钩指标,推行存量增量统筹使用的综合供地方式。

  释放节约集约用地活力。聚焦创新创业创造,谋求发展新空间,多措支撑“一二三”产发展。创新开展复合利用,支持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的宗地组合供应;倡导工业、仓储、科研等功能互利的用地混合布局、融合发展;对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着力化解批而未供土地;加强项目用地供需对接,鼓励采取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更加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降低产业用地成本;主动配适产业需求:鼓励“7+28+N”产业链工业用地兼容研发设计、产业孵化、产品中试等功能。

  办事程序优化。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将申请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涉及的多个事项整合为申请核发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一个事项,统一审批层级,缩小办理范围,简化申请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前置条件简化:优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落实“净地”出让有关规定,持续推广“交地(房)即交证”“带押过户”“无还本续贷”等创新举措。设立不动产登记企业服务专区,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便民利企“有场地、有机制、有专人”;破解问题精准化:支持经开区、示范区等开发区在不突破城镇开发边界、符合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和土地开发率等要求的前提下,可按程序开展扩区、调区,有效保障各类重点产业项目用地空间。(张皓)?

来源:土地发展中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请输入以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