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强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1-21 09:53

  来源: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亳州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利用”原则,从遏增量和减存量上并行发力,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综合改革,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加强规划源头引领,优化空间布局,科学处置闲置低效用地。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与相关规划充分衔接,编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对各种类型产业用地的数量和布局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单元规划作为再开发项目实施的依据,并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根据已出台的低效用地处置指导意见,总结实践经验,对低效用地认定程序、认定标准、类型划分、处置方式和保障措施等进行框架性规定,为项目建设和处置工作提供依据。

  二是强化“府院联动”。进一步加强对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特别是“府院联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统筹推进清理处置和盘活利用,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今年以来,共清理批而未供土地1.05万亩,处置率32.77%;处置闲置土地4518亩,净处置率18.13%;盘活工业低效用地40宗面积4339亩。

  三是严格项目准入。严格落实省《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意见》《工业项目用地投入产出监管合同示范文本(试行)》《关于开展制造业亩均效益提升行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在项目供应阶段严格审查用地单位的用地效益和用地定额等,按照投资额、容积率、从业人员数量等,合理确定土地供应量,对重大项目用地施行统一规划,分期供地的土地供应模式,不断规范土地出让行为,从源头控制土地低效闲置现象。

  四是依托平台,精准招商。依托省“6+2+N”产业承接平台布局,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加强与沪苏浙园区合作,紧扣“现代中医药及大健康、白酒、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创意、先进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六大产业,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引入契合亳州产业发展需要的项目落地,不断推进“招商”到“选商”的理念转变,精准匹配招商项目,落实低效用地出清“腾笼”与优质项目落地“换鸟”双流程。

  五是加强跟踪监管。严格实行“双合同”监管,通过监督受让人对合同约定的开工竣工时间、建设规模、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环境保护等事项落实情况,避免产生新的低效工业用地。今年以来,对42个工业项目开展“双合同”监管。同时进一步完善闲置土地日常监管机制,运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继续加强日常动态巡查,挂账监管和定期通报,跟踪问效,促使项目早开工、早生产、早见效。实现“以项目促盘活”,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有力促进闲置低效用地企业实现集约高效发展。

来源:土地发展中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请输入以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