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为全面掌握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情况,从2009年开始,国土资源部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工作,按照“建制镇—县—市—省—国家”方式,对城镇内部的每块土地利用现状,逐级汇总形成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所有703个城市、18662个建制镇连续六年(2009~2014年)的城镇各类土地利用数据,详细掌握了我国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状况,并开展了数据的分析工作。现将主要汇总数据及分析结果公布如下。
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890.0万公顷(13350万亩)。其中,城市面积占46.8%,建制镇面积占53.2%。
区域上,东部地区城镇土地面积占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的40.7%,中部地区占22.5%,西部地区占26.4%,东北地区占10.4%。
地类上,住宅用地面积295.4万公顷(4431万亩),占33.2%;工矿仓储用地249.2万公顷(3738万亩),占28.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11.3万公顷(1670万亩),占12.5%;交通运输用地107.0万公顷(1605万亩),占12.0%;商服用地63.6万公顷(954万亩),占7.1%。
2009-2014年,全国城镇土地面积增加165.0万公顷,增幅为22.8%,年均增长4.2%。增长速度总体呈逐渐放缓趋势,年度增幅由2010年的4.7%下降至2014年的3.7%。
城镇土地利用增长向中西部地区、建制镇偏移,用途结构持续向工矿、商服用地倾斜。区域上向中西部地区偏移:2009~2014年,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土地增幅分别达到27.8%和32.6%,均明显高于全国总增幅。东部、东北部地区增幅较低,分别为14.7%、19.3%。层级上向建制镇集中:2009-2014年,全国城市土地面积增幅为17.7%,低于建制镇增幅9.1个百分点。用途上向工矿、商服用地倾斜:2009-2014年,全国城镇各类土地中,工矿仓储用地和商服用地增幅最大,分别达到36.1%和38.3%,大大超过全国城镇建设用地总增幅。
城镇住宅用地增幅呈放缓趋势,增长向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偏移。2009-2014年,全国城镇住宅用地面积累计增幅为23.0%,与全国城镇用地总增幅基本接近,且增幅由2010年的5.3%下降至2014年的3.6%,呈放缓趋势。自2011年起,中、西部地区的城镇住宅用地年度增幅维持在5%、6%左右,均大于东部、东北部地区的年度增幅。自2009至2014年间,对于不同规模城市,其住宅用地的年度增幅基本呈现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特征。
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商服用地效率的增长逐步超过工矿仓储用地效率的增长,区域上呈现由西到东,由内陆到沿海递增的规律。2014年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为665.9万元/公顷,较2009年累计提升1/2以上;2014年商服用地产出效益为4776.1万元/公顷,较2009年累计提升也近1/2。2014年,商服用地产出效益呈现“西部→中部→东北部→东部”的递增规律,东部地区的商服用地产出效益为西部的近3倍。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呈现“西部→东北部→中部→东部”的递增趋势,东部地区的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为西部的近2倍。2009~2014年,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的增长速度逐步下降,而商服用地产出效益的增长比较平稳,从2012年起,增长率超过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增长率,维持在8%左右。
另外,2014年,我们还对全国31个省份11801个村庄内部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汇总。汇总结果显示,村庄内部用地中农村宅基地面积占比最高,约占村庄建设用地比重为62.9%;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比例较低,其占比还不到全国城镇水平的1/4。这也反映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服务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